俄罗斯和西方国家都体会到了中国的华体会- 华体育官网- 体育APP下载战争潜力结论是深不见底!
2025-08-23华体会,华体会体育官网,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体育APP下载
为什么俄乌冲突持续到今天,俄罗斯依然能保持军工生产的稳定,而西方国家却在弹药供应上屡屡受阻?其中一个绕不开的关键点,就是中国的角色。欧盟曾承诺向乌克兰提供上百万发炮弹,但几年过去,承诺迟迟未能兑现。症结在于硝化棉这种关键火药原料的短缺,而中国正是全球硝化棉的最大生产国,占据超过全球一半的产量,且其中很大部分原料来自新疆。由于欧盟跟随美国禁止进口新疆相关产品,结果导致本来就脆弱的供应链被彻底切断。相比之下,俄罗斯在冲突爆发后,迅速转向中国采购硝化棉,进口量成倍增长,从而缓解了军工体系的燃眉之急。
这一现象不仅仅是贸易上的变化,更揭示了中国在战争潜力和工业体系上的深厚底蕴。俄罗斯和西方在战事中,都切身感受到中国的“隐性力量”。欧盟在2023年3月提出要向乌克兰提供100万发炮弹,但到2025年8月,目标仍未实现,产能只完成了预期的一部分。原因在于炮弹生产需要火药,而火药的核心原料是硝化棉。欧洲本土年产量不足2万吨,只能依赖进口,而进口的90%来自中国。禁令一出,欧洲军工原料链条立刻告急,德国莱茵金属等军工巨头的扩产计划被卡死在爆炸物短缺环节。
即便欧盟尝试从印度等国获取替代原料,问题仍未能解决。印度虽能提供棉花,但加工硝化棉的能力有限,加工成本也居高不下,难以替代中国的规模化供应。到2025年上半年,欧盟的硝化棉缺口依旧存在,炮弹产量只能达到原定目标的三分之二。欧洲制造商甚至不得不从亚洲其他地区四处寻找棉纤维,但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依旧牢牢掌握在中国手里。加上欧洲自身长期的去工业化趋势,军工产业链条分散且外移,如今遭遇“卡脖子”问题就显得格外无力。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应对则完全不同。西方制裁使其难以从传统市场获得军工原料,于是转而依赖中国。2022年之前,中国对俄硝化棉出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冲突爆发后出口量骤然上升,从2022年的700多吨,到2023年超过1300吨,再到2025年更是继续攀升,占俄罗斯进口总量的近一半。土耳其公司甚至作为中间商,从中国采购再转卖给俄罗斯,帮助俄方维持了弹药生产线。尽管俄罗斯试图通过投资木材、亚麻等替代工艺来降低依赖,但短期内仍离不开中国。
这种局面让西方国家深感讽刺。原本援助乌克兰是战略重点,但因为自身军工链条对中国过度依赖,结果反而被拖了后腿。2025年6月,欧盟代表团不得不低调前往北京,试图恢复稳定的供应关系,并用贸易让步来换取原料。这不仅暴露了欧洲在关键环节的短板,也让中国的工业与资源优势更显突出。
更深层次的是,中俄合作已不仅限于原材料。两国频繁开展联合演习与巡航,从空军到海军、再到陆地演练,覆盖反潜、防空等多重领域。同时,经贸合作持续扩展,中俄班列源源不断地将原料与设备运送至俄罗斯。普京政府已深知,单靠自身难以抵御美日韩集团的压力,因此加大了与中国的军事与经济捆绑。无人机发动机、导航系统等双用物资,也逐渐成为中俄合作的一部分。
对于西方而言,硝化棉短缺不仅是战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一种战略警示。北约内部已有报告指出,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