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 华体会体育官网- 体育APP下载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2025-09-14

  华体会,华体会体育官网,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体育APP下载

华体会- 华体会体育官网- 华体会体育APP下载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这条主线,始终贯穿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故事,每天都在这片2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演。习强调:“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来特别是“十四五”以来,这项历史性工程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奋力打开新天地,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区域经济总量11年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牢记习殷殷嘱托,三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展优势、各显其能、相互赋能,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着力强化政策支持、设施联通、产业协作,京津冀广大干部群众以“满格”状态实干奋斗、决战决胜“十四五”,处处呈现协同发展崭新气象。

  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京津冀三地进一步明确各自功能定位,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整合资源和创新要素,加快推动错位发展与融合发展。

  作为京津冀的“一核”,北京聚焦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解决“大城市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疏为进、以舍谋得,推动首都发展深刻转型,以“一核”强力驱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北京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疏解,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标志性项目。如今的大红门,不见当年服装批发市场的喧嚣拥堵,一座充满现代科技感与艺术气息的产业园区跃然眼前。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疏解后,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破土而出”。如今,“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文化和科技在这里交汇相融,园区锚定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赛道,推动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截至去年底,园区引进落地高精尖企业超过30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余家,产业集群态势初显。

  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周浩介绍,协同发展11年来,北京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疏解升级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同时,科技、商务等新设经营主体占比由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4年的67.7%,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2024年,已连续5年实现千亿元投资目标,435个年度项目有序实施,新开工房屋建筑工程418.6万平方米。行政办公区二期建成投用,累计近3.3万名工作人员迁入办公。城市热度和人气流量不断攀升。“高端要素和创新资源不断向城市副中心集聚。截至2024年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突破1200家。”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介绍。今年上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7%。

  不断完善市场化引进资源合作机制,建立高频高效“握手”通道,天津全方位深化与国家部委、央企等合作,一批央企在津布局,一批高质量项目落户天津。从滨海新区战略合作功能区建设,到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打造,天津踏上新的发展之路。

  位于天津宝坻区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内,天津新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测试机器人手拿铅笔画卡通画。新松智能是第一批从北京疏解到天津的企业,公司产品总监南晓伟是“疏解和承接”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受益者。他过去带着研发方案在北京和天津两地跑,现在可以在津研发、在津转化。

  一企带一链,一链集成群。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坚持打造“类中关村”的产业生态,建设企业服务、产业招商、金融超市、科技成果转化等“十大服务平台”,植入中关村203项集成服务包,搭建“一站式”产业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围绕机器人、工业母机等领域举办产业对接活动17场,促成合作(意向)60余项,推动链群融合提升。天津市工信局局长尹继辉介绍,上半年,市工信局市场化引进疏解功能资源在津落地项目总投资219.64亿元。

  找准在协同大局中的定位坐标,河北持续发挥环京津地缘优势,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宝贵机遇,燕赵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早上7点,河北高碑店市首衡智慧冷链展销大厅,南来北往的采购商在档口前选购产品。商户王阿红麻利地撕开包装袋,向北京来的采购商展示冷柜里存放的畅销产品。王阿红2020年从北京西南郊冻品市场搬到高碑店市。“环京津一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让她的产品能快速分销,确保高效配送,1小时内就能出现在北京各大商超和二级市场。

  从精准承接到产业协同走深走实,作为京津冀地区最大“菜篮子”,首衡高碑店市场陆续承接北京果蔬、副食、粮油等业态,共吸引8700余家经销商和企业入驻。

  雄安新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截至目前,雄安新区总开发面积覆盖214.9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5588万平方米,5127栋楼宇拔地而起。如今的雄安,一座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加快构筑,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休闲等服务就近可得。

  发展各有千秋、各有所得,三地拿出各有亮点的成绩单。2024年,京津冀三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49843.1亿元、18024.3亿元和475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分别增长5.2%、5.1%和5.4%,增速均超全国;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正如习强调的:“京津冀一体化相得益彰,最后说谁也没有吃亏,谁都得到自己想要的好东西。”

  习指出:“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三地不断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实现生产要素的重组、进阶、飞跃。

  天津武清区,京清汽车产业园的生产车间里,机械臂熟练地组装着车灯,几个小时后,这些车灯就可能出现在北京的汽车生产线上,和其他来自京津冀的零部件一起,被组装成一辆新能源汽车……如今,很多知名新款车型的重要零部件都由三地联合供应,“汽车零部件总动员”的协奏曲在京津冀“丝滑”上演。

  据统计,天津120余家关键零部件企业进入小米、理想等北京整车生产企业供应链,河北220余家零部件企业进入北汽集团、一汽丰田以及小米、理想等京津整车厂供应链。京津冀整车企业与数百家零部件企业正“链”在一起,三地的产业升级打开更大空间。目前京津冀三地汽车产业实现产值超8400亿元。

  京津冀三地按照“统一规划、协同招商、同步建设”原则,共同建设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在北京顺义、天津武清、河北廊坊各建设一个园区,打造高水平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中承载空间。北京顺义园区正式开工,完成元橡科技、芯合电子等10个重大项目签约。

  政策加持下,从“1小时零部件配套圈”到“2小时汽车产业圈”,从“共造一辆车”到“同铸一条链”,三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断释放区域协同发展的聚合效应,加快推进“六链五群”产业协同发展新图景。

  在距离北京约120公里的河北保定市满城区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多条轨道线路并排贯穿连接各个车间,生产、组装、调试……车间内一派忙碌。车间外,长达2.2公里的试车线号线列车正在进行出厂前调试。

  河北京车采用“北京研发+河北制造”模式,以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为龙头,涵盖地铁车、市域动车组等多个品类,承担疏解轨道交通生产制造功能,同时带动周边企业配套。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开通后,这些“河北制造”的列车将融入首都轨道交通网络。“这组列车最高时速达160公里,采用全自动驾驶模式,今年将生产交付160辆。”河北京车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钱兆勇介绍。

  从完善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到加快政策、制度等软件升级,京津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引进一个项目”跃升到“带动一片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置身于拥有1800多家企业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很难想象到这里原本是一片村庄。通过创新制度架构,京津两地建立起互利双赢的利益共享机制。北京的企业入驻科技城后,京津两地都有收益,还能继续为北京链主企业做配套。

  一个中关村,让创新之花开遍京津冀。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朱建红介绍,2024年,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的分支机构累计已超1万家,区域内创新创业的氛围愈发浓厚。以天津为例,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推出北京中关村第一批先行先试政策复制推广清单,落地这里的科创企业享受到与北京一样的支持政策。

  三地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北京流向津冀两地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0多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40多亿元,年均增长率25%,在北京孵化的创新成果,正加速在京津冀区域落地转化。

  目前,京津冀三地科技主管部门已构建起“市—区—园区”三级对接网络,从不同层次推动成果供需对接、科研资源互联互通。“创新链”贯通“产业链”、共建“生态链”。无数科研人员的汗水在京津冀集聚,攥指成拳,协同创新,让科技成果转化释放出更强劲的乘数效应。

  走进位于滨海新区的天津港,大型塔吊如钢铁巨人屹立在海岸线上,集装箱有序装卸,远洋货轮整齐排列。作为京津冀的“海上门户”,天津港目前有148条集装箱航线日,今年首列天津港经霍尔果斯直达塔什干的中欧(亚)班列发车,50个40英尺集装箱通过铁水联运模式经天津港发往乌兹别克斯坦。上海优尼康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赵立勋说:“过去,同样的货物一般通过班列或海运转运后才能到达目的地。如今,天津港直达塔什干中亚班列的物流时间压缩近一半,物流费用节省约20%。”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习始终把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在心上。

  不久前,随着“奋进号”盾构机在潮白大街站至高楼站左线盾构区间进入钢套筒,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连续掘进最长的盾构区间——潮高盾构区间实现双线贯通。

  作为“轨道上的京津冀”标志性线号线(平谷线)是京冀首条跨省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80%以上。项目建成后,河北三河市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快只用9分钟。北京城市副中心、平谷和河北三河将实现轨道交通快速互联互通。

  三地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如今,京津冀之间的“手”越“牵”越紧,交通一体化成果正更多更好地惠及三地群众。

  同样在三河市,一辆“京津冀定制快巴”在世纪名苑站等候,家住附近小区的王楠刷身份证上车,“我在北京上班18年,跨省份通勤13年。以前挤公交得俩钟头,现在快巴1个小时就能到北京国贸。”

  河北廊坊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孟志猛介绍:“开通快巴缓解通勤人员早晚高峰进出京交通不便、时间长等问题。”目前三河市至北京已开通11条定制快巴线人次。

  截至目前,京津冀铁路运营里程和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均超过1.1万公里。京津雄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如今,以区域交通一体化为支撑,环京地区通勤圈、京津雄功能圈、产业协同圈正加速成形,区域融合度越来越高,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机勃勃,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成为现实。

  除了硬件上的互联互通,管理方式智能化水平的提质增效也为人们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京津冀三地顺应文旅消费新趋势,创新旅游合作机制,深化文化交流合作。“2025京津冀古建音乐季”在北京通州燃灯塔下举办,为期约4个月的时间里,京津冀三地10处以上古建空间变成“音乐厅”,吸引公众进行沉浸式艺术体验。京津冀首列观光旅游列车“星光·燕赵号”开行运营,串联避暑山庄、金山岭长城等七大景区,形成“一线多游”黄金走廊。

  一张社保卡,连接千万家。京津冀群众手持社保卡可以在三地坐公交地铁,游景区、逛博物馆,还能跨省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同城效应”越来越明显。

  目前京津冀已实现44项人社服务事项“一卡通办”、6.4万余家医疗机构就医费用“一卡通结”、3900多条交通线家旅游景区“一卡通游”、193家图书馆“一卡通阅”。截至今年6月底,京津冀地区社保卡持卡人数已达1.17亿。一张“超级通行证”,将三地居民纳入惠民便民的“同心圆”,丰富着跨区域生活图景。

  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教育资源“跨省过河”,京津3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近500所学校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三地全面取消异地就医备案,60项临床检验结果在京津冀914家医疗机构实现互认,京津冀56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份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三地分批推出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多个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同守一方绿,共护一片天,三地联防联治,携手治污。亮眼成绩单见证共治成效:2024年,京津冀PM2.5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超六成,优良天数大幅增加。三地强化重点流域协同保护,拓展跨界河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水环境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均动态达到“十四五”国家目标要求……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新阶段。以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为统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三地将推动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伯正表示。

  京津冀协同发展,每一步都在朝前跑,每一天都有新面貌。协同发展脉动更加强劲的京津冀,正朝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的目标持续奋进。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QQ:1234567890

Copyright © 2012-2025 华体会- 华体会体育官网- 华体会体育APP下载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