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小豹写作课”对线服贸会文博展区开启古今对华体会- 华体会体育官网- 体育APP下载话科技新体验

2025-09-14

  华体会,华体会体育官网,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体育APP下载(记者 杨月 见习记者 菅浩云 实习生 张轶兰)2025年9月10日至14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首钢园区举行。服贸会文博展区以“科技赋能·智汇文博”为主题,设立室内科技展区(9号馆)与户外文创体验展区,集中展示科技与文化遗产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近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青小豹写作课”智媒主播把直播间搬到了服贸会文博展区,记者注意到,由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推出的“耕田少年·数字AI榫卯盲盒”产品获得了不少青少年的喜爱。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推出的“耕田少年·数字AI榫卯盲盒”文创产品。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在9号馆中央,一座精美的天宫藻井模型高悬于展区上方。“耕田少年·数字AI榫卯盲盒”出品人卢一璨头戴草帽,在藻井模型穹顶下与机器狗“十三”共同为观众演示MR混合现实技术。“通过MR技术,我们能够让先农坛的天宫藻井活起来,完整再现古代建筑的精妙之处。”卢一璨表示。观众们通过MR设备,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古建筑的魅力。

  卢一璨在藻井模型穹顶下与机器狗“十三”共同为观众演示MR混合现实技术。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展区内最受关注的是“耕田少年·数字AI榫卯盲盒”。这款以《雍正帝先农坛亲耕图》为文化蓝本的产品,将历史场景微缩于精巧的非遗榫卯模型之中。盲盒内置NFC芯片,观众只需用手机轻触,即可激活AI智能伴读系统,实现与雍正帝、耕田少年等角色的“跨时空对话”。

  “朕亲耕耤田,以示重农……”当耕田少年的AI声音从手机中传出,很多观众露出了惊喜的表情。盲盒内还配有精致的人物、动物和五谷作物配件,让使用者能够在拼搭过程中沉浸式体验古代农耕场景。

  “青小豹写作课”直播间里,很多青少年观众围着机器狗“十三”,好奇地问着各种问题。这只机器狗作为移动的“文史资料库”,能够识别观众问题并及时回答。“我们希望通过科技手段,让历史不再枯燥,让文化知识触手可及。”卢一璨说,“我和‘十三’在先农坛一起发起了‘寻光之旅’研学活动,每周六下午,都会召集先农坛‘小小耕田少年’们,由‘耕田少年’领队,机器狗‘十三’担任AI智能讲解员,带观众朋友们探索农耕文化,解锁古建知识,完成研学地图上的学习任务,行进式体验先农坛的传统文化。这次展出的AI智能盲盒,就是基于我们的故事开发的。日后,我们还将推出非遗榫卯体验课、五谷美食手作体验课等更加丰富的课程内容。”

  在户外文创体验区,孩子们正在拼装榫卯模型,通过数字互动了解古建智慧。这种“实景拼装+数字互动“的模式,让复杂的古建结构变得直观可感,深受活动现场的青少年喜爱。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推出的“耕田少年·数字AI榫卯盲盒”文创产品。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卢一璨介绍,文博展区旨在以科技手段降低文化理解门槛,比如耕田少年盲盒与榫卯拼装产品,通过具象化、互动化的方式,将农耕文明与古建智慧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活体验,让青少年从“旁观者”变为“体验者”和“传承者”。现场观众纷纷表示:“这种形式太吸引人了!以前觉得传统文化和我们的生活距离很遥远,但现在通过一些新创意,孩子们可以把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带回家。”

  在接受“青小豹写作课”主播杨月专访时,卢一璨分享了她对文化传承的见解:“科技和文化有着奇妙的联系,就像我用麦穗唤醒‘十三’一样,科技可以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谈到“新时代耕田少年”的含义,她认真地说:“耕田不只是耕种土地,更是耕种文化、耕种心灵。只要对这片土地怀有敬畏,对传统文化抱有热忱,每个人都是‘耕田少年’。”在她和团队看来,从古时候的皇帝亲耕到如今的科技兴农,从“耤田礼”到端牢“中国饭碗”,中华民族的农耕精神从未褪色。今日的我们,或许无需亲身犁地播种,但若能在一粥一饭中铭记历史,在创新中延续文明薪火,便已是“新时代耕田少年”。

  “青小豹写作课”直播团队在户外文创体验区和古建馆“耕田少年”团队互动。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展区现场,科技正在重新定义文化传承的方式。当MR技术重现天宫藻井的辉煌,当AI智能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当一个个盲盒将“一亩三分地”的耕种体验带到观众手中,传统文化不只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成为了可感、可知、可参与的生活体验。

  据了解,本次服贸会的文博展区持续开放至9月14日,期间有多场数字文博论坛和互动体验活动,主办方表示,期待更多的观众前来体验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与碰撞的魅力。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QQ:1234567890

Copyright © 2012-2025 华体会- 华体会体育官网- 华体会体育APP下载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