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 华体会体育官网- 体育APP下载《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出版座谈会发言摘编
2025-09-20华体会,华体会体育官网,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体育APP下载
编辑出版《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严谨细致规范、坚持精益求精,切实增强编辑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全面性系统性,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这项重大政治任务。《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出版发行以来,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一个学习宣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的热潮正在兴起。认真学习研读这部著作,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这一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更加深刻体悟到这一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鲜明品格和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大格局大气象,不断谱写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一是坚持“两个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往真理的道路。在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实践中,习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鲜明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指明了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理论创造。正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丰富发展,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及时科学解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出的新课题,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提出“六个必须坚持”,赋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新的时代内涵;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思想;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提出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等等。研读《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系统地掌握第四卷出版以来党的创新理论的新发展新内容,更加真切地感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二是植根伟大实践,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突破。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以来,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往开来,奋发进取,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战略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也为党的理论创新打开了广阔空间。党的二十大以来,习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持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既是理论著作又是实践精华,研读这部著作,对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激发历史主动精神,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团结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坚定文化自信,焕发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新气象。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是我们走出中国道路的深厚根基,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也是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的历史进程。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就在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相互贯通,最深刻、最有力地体现了我们的精神独立性和文化主体性。党的二十大以来,随着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更加鲜明,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更加巩固,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博大气象更加彰显。特别是习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在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研读《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能够更加深切地感悟习对中华文化的珍视热爱和对中华文明的深刻思考,激励我们厚植文化情怀、强化文化担当,更好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四是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新路径。我们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面临和平还是战争、繁荣还是衰退、团结还是对抗的历史抉择。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鲜明提出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愿景更加清晰可感、更加科学完备、更加成熟可行,系统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命题,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标识意义的中国方案。这一思想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指明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全人类的共同思想财富。研读《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对于深刻体悟我们党的国际主义精神和深厚天下情怀,以实际行动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要求,精心组织学好用好《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持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着力提升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继续从学术基础、实践导向、国际视野、历史维度等方面着力,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广泛开展分众化、精准化宣传宣讲,大力推进传播理念、内容、话语、形式、手段等创新,全面增强宣传普及吸引力感染力。持续推进习著作翻译出版和宣介推广,让国际社会更好认识我们党、我们国家和我们的新时代。
经党中央批准,《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能够参加编辑工作,感到十分光荣。这部重要著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认真研读这部重要著作,我们深切体会到,守正创新是贯穿全书的鲜明特点,充分彰显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独特魅力。
坚持守正创新,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提炼和深刻阐述的“六个必须坚持”之一,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是其理论精髓的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坚持守正创新,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忘老祖宗,始终走正道、善于闯新路,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集中展现了习坚持守正创新,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守正创新贯穿于全书的始终,体现在方方面面。
关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习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和实践意义;指出“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宝,“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强调始终坚守理论创新的魂和根,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明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强调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同时,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积极识变应变求变。
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习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提出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强调改革既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又要有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习创造性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从理论上总结概括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发展途径等,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关于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习创造性提出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关于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习强调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力量,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于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习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关于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深刻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强调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关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习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强调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提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习总结概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提出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关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习提出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强调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关于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习提出全面加强军事治理,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提出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
关于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习系统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提出汇聚“全球南方”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提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推动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等重大主张。
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习创造性提出并深刻阐释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等重大命题;全面阐述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要求;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不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实现自身跨越,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障。
习提出的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密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一中心任务,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反映人民意愿,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深化了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经党中央批准,《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英文版面向海内外出版发行。在中央宣传部统筹指导下,中国外文局承担《习谈治国理政》翻译出版和发行宣介的重大政治任务,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自2014年10月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多语种版首发式以来,《习谈治国理政》已出版5卷、42个语种,发行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海外1700多家重要图书馆、500多家主流书店和线多个国家举办首发式、读者会、研讨会等国际宣介活动,受到各国政要、专家学者和各界读者的普遍欢迎,成为当今世界翻译出版语种最多、覆盖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领导人著作之一,是国际社会读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懂中国、读懂新时代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权威读本和重要文献。10余年来,《习谈治国理政》的出版发行,开辟了系统宣介、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和新时代中国治国理政方略的新境界,书写了当代中国思想理论世界性传播的新篇章,在中外文明交流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生动记录了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的生动实践,集中展现了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出版发行《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有助于激励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而团结奋斗,也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好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就,理解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独献,理解中国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与各国携手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天下情怀。
在《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翻译出版和发行宣介工作中,中国外文局集全局之力、汇各方资源实施好这项首要任务,成立重大专项工作组和专门协调机构,严格落实领袖著作出版流程规范,不断总结国际传播经验,坚持精益求精,将最高标准、最高质量、最高水平的要求贯穿工作的各环节、全流程。
坚持融通中外、准确传神,提高翻译水平。建立严格的翻译出版工作流程,成立以中国外文局翻译力量为主、汇聚国内外高水平专家的翻译专家组,综合运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开展中国话语的对外翻译转化,确保译文既准确表达思想要义、又鲜明体现语言风格,充分展示大党大国领袖的思想伟力和风范魅力。
坚持严谨规范、追求卓越,确保出版质量。抽调骨干人员参与中文编辑组工作,贴近国外受众认知特点,在外文译本中有针对性调整增加注释、索引等内容。以严之又严的标准精心做好出版流程与质量管理,组织资深编辑和校对专家开展科学严谨的审校,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印制质量和进度,打造中国出版的精品力作。
坚持精准有效、立体多元,拓展发行覆盖。《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首发当日已在31个省份重点城市和港澳地区主要书店同步上架展销,目前已实现全国3000余家零售书店、中心城市邮政支局网点、各地高铁站、机场和主要电商平台全覆盖,并在重要活动和展会陈列展示。用好覆盖全球的中国出版物海外发行网络,推动《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进入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埃及等国家的主流发行渠道,面向海外线上平台、实体书店、华文书店、重要图书馆、文化教育机构等渠道的精准发行工作也在全面推进。持续拓展国际书展平台和数字化发行等多元渠道,畅通国际物流,不断提升海外发行实效。
坚持综合施策、分众传播,做好宣介推广。组织局属媒体以15个语种开展多种形式的《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对外宣介,推出中英文网络专题,在多语种网站、境内外新媒体平台发布图文报道和各类融媒体产品。加强媒体传播、国际出版、智库研究、人文交流、研修培训等业务联动,全方位多角度做好宣介和阐释工作,持续提升传播力影响力。
当前,《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发行宣介工作正处于持续推进的关键时期,多语种翻译出版工作也正在按计划开展。中国外文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这次会议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时代责任,学习好宣介好《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加快推进习重要著作的多语种翻译出版和国际合作出版,不断扩大海外发行国别和群体覆盖,组织形式多样的全球宣介活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通篇贯穿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主线,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逻辑严密。习系统科学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现实问题,继续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初步构建并丰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不断拓展和深化。习指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曲折起伏,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充满艰辛。”18世纪出现了蒸汽机等重大发明,成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此后,电气化、信息化相继成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今天,智能化、数字化趋势日益彰显,孕育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现代化具有了不同于以往的速度、广度、深度。
中国的现代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历史表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中国成立后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习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是选择自己的道路、做自己的事情。”对此,“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指明了康庄大道。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成为全体中国人和中国人民走向未来的高度共识,并在心中扎下深根。
习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概念,明确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路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以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需要正确处理好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等,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依据、科学内涵、独特属性、基本遵循和科学方法论。习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中国式现代化有目标、有规划、有战略,一定会实现。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康庄大道。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开拓了人类社会新的广阔空间。习鲜明指出了西方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老路与新路之别。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走出了物质的现代化、精神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生态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有机统一的现代化新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由此,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这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超越。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全新图景,为发展中国家在独立自主中迈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习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旨在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习既剖析现代化的实然,又洞悉现代化的应然。现代化应是公正合理的现代化、人民至上的现代化、多元包容的现代化、互利合作的现代化、开放共赢的现代化、共同繁荣的现代化、生态友好的现代化、和平发展的现代化、和平安全的现代化;应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保持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性、增强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确保现代化领导的坚定性,旨在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中国式现代化、人类社会开拓并拥有新的广阔空间。这是新时代中国人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作出的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