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 华体会体育官网- 体育APP下载广西日报北海头条|银海区何以领跑全国县域商业
2025-10-15华体会,华体会体育官网,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体育APP下载今年9月底,商务部发布了2025年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案例集,北海市银海区入选。这是银海区百业兴旺、商贸繁荣的体现,也是北海在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银海区有何特色商贸,如何激活消费引擎,为何能在全国蓬勃的县域商业发展中脱颖而出?记者深入当地,走访商家,了解产业,体验消费热点,感受县域商业的新活力。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记者走进银海区福成现代果蔬产业园,连片的智能化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青翠的青瓜藤蔓攀爬,红艳的辣椒挂满枝头,饱满的番茄沉甸甸地垂落,农户们一边采收一边感慨:“以前种地要看老天脸色,现在大棚里一年到头都能种,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大棚果蔬是银海区的特色产业之一。银海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局长罗伟强介绍,该区编制实施的《银海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成效显著,现代农业实现量质齐升。目前,该区设施农业面积6.8万亩,其中设施大棚4万亩,规模位居广西各县区首位。
同时,银海区积极推动“银海果硕”“宁棚果蔬”等本土商标注册,推广蜜蜂授粉技术,制定大棚西瓜、甜瓜种植标准,大棚瓜果已成为银海区的特色农业品牌,备受市场青睐。
大棚果蔬只是银海区高品质现代农业的一方面。银海区还引进“都知果”蜜瓜品牌建设千亩示范基地,新建大型生猪养殖场,新增海鸭规模养殖场,加快推进花木(罗汉松)产业示范园,为市场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农产品,成为了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源头活水。
银海区坐拥全国渔业重镇侨港镇,海洋经济基础良好。近年来,该区高效开发海洋资源,加快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完成电建渔港智慧渔港、南澫中心渔港升级改造等项目。培育引进陆基工厂化养殖项目,推动标准网箱、对虾小拱棚、底播养殖等协同发展,2024年水产品产量28.8万吨,产值54.7亿元。
这些产业繁荣发展得益于北海市和银海区对县域商业发展的重视。2024年,银海区统筹各级财政衔接资金8046万元,实施项目74个,创新实施“一村一基地”,让特色产业百花齐放。
目前,银海区逐渐形成“银海产”卖全国、销全球的良好局面。该区在南宁、嘉兴等地建成西甜瓜销售“银海专窗”,凤集鲜鸡蛋获得香港优质“正”印认证,泽硕甜瓜远销东南亚……
银滩景区游人如织、游客逐浪嬉戏,侨港风情街烟火升腾、美食摊位排起长龙,金海湾红树林里人头攒动、赶海体验笑声不断……今年国庆中秋长假,银海区依托独特的滨海风光和深厚人文底蕴,打造旅游、文化、体育多元业态融合的文化旅游体验,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来北海,必到银海。银海区坐拥天下第一滩北海银滩等优质文旅资源,文旅消费是该区县域商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银滩景区旅游火爆,最高日接待游客量突破16万人次。黄胜平 摄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银滩景区旅游火爆,最高日接待游客量突破16万人次。毕建东 摄
数据显示,10月3日、4日连续两天,银滩景区日接待游客量均突破16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同比增长14.17%。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银滩景区旅游火爆,最高日接待游客量突破16万人次。毕建东 摄
“围绕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培育新消费热点,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优化县域商业服务生态,才能跑出加速度,激发县域经济新活力。”银海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陈翠表示。
依托优质的文旅资源,银海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聚焦文旅融合与消费提振,丰富商业业态,优化消费环境,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打造文旅消费新热点。从全年贯穿式举办北海大麓青年音乐节、“海韵北海”群星演唱会、跨年音乐节等大型演艺活动,到连续承办“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全国县域足球赛、“新绎杯”世界围棋公开赛等顶级体育赛事;从侨港端午龙舟赛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到“潮美北海”体育旅游线路入选广西精品线路……银海区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吸引力和消费能级,2024年接待游客2294.57万人次,同比增长26.7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6.11亿元,同比增长29.55%,创历史新高。
提升消费载体与服务供给。高星级酒店——万豪度假酒店、洲际华邑酒店接连开业,提升银海区高端住宿接待能力。银滩景区“三馆一滩”串珠成链,打造30余家岸线露营地,丰富了游客旅游体验。
营造放心消费好环境。作为文旅消费热点区域,银海区把优化提升旅游环境贯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始终,通过整合市场监管、公安等多方力量,建立“共管共治、联动联治”工作机制,旅游市场综合整治成效显著,2024年旅游投诉量下降45%,游客满意率提升35%。
侨港镇是广西最大的海产品深加工基地,自今年开海以来,一场场现代与传统交融的渔市新景正在不断上演。
“家人们,看这‘长管’,新鲜透亮,质美量少,手慢无!”10月9日清晨7时许,侨港镇电建渔港码头,渔民黄家和对着手机镜头热情吆喝,将自家渔船凌晨捕获的鱿鱼通过直播间,实时推荐给全国“海鲜发烧友”。
这位与大海相伴20多年的“老船长”,自2020年转型渔民主播后,他将手机化为“数字渔具”,带动当地渔民积极拥抱电商直播。
“侨港直播电商是北海县域商业连通全国的典范。”北海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科长赖洁颖介绍,侨港镇创新“党旗红+电商孵化”模式,组建19个渔业党支部构成的“海洋产业红色联盟”,培育专业主播400余名,形成“船边直播+代购”的电商新业态。
近年来,银海区将电商作为重构县域商贸流通体系的关键抓手,聚焦海产品特色,以侨港海产品电商小镇为核心,通过模式创新、孵化龙头企业、链条整合与瓶颈攻坚,有效提升了商业效率,侨港直播电商更入选“全国农村电商典型案例”。今年1—8月,银海区网络销售额达15.6亿元。
侨港镇还成立海产品电商协会。“协会主要作为孵化平台,今年我们将引入专业MCN培训机构,提升销售技能,推动主播从专业代购向专业带货转型。”侨港电商协会会长王节雄说。
为让海鲜更快地“鲜”达全国,银海区建立打包速冻点、引入-40℃急冻技术、优化冷链物流、招引顺丰等大型企业入驻,与京东合作降低物流成本50%,实现海鲜48小时直达全国。
打造县域商业“领跑县”,有场地、有设施,还要有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银海区下大力气完善物流设施,目前该区已实现“客货邮+城镇物流+集村散送”区镇村三级系统统一配送。作为县域商业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物流中心配送到村时间不超过3天,乡镇商贸中心全覆盖、行政村快递通达率100%,不仅解决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更有效释放了农村消费潜力。
商业旺,县域兴。“摘得‘国字号’招牌,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银海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局长蔡卓莉表示,银海区将继续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为引擎,以直播电商等新业态为突破,通过强化产业供应链、拓展消费服务链、创新流通价值链,系统推动县域商业体系转型升级,形成特色鲜明、活力充沛的发展新格局。